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   非洲大米从哪里来的? 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是,今天几个纳米比亚人都说到大米,说大米是西方殖民者带到非洲的。从他们的语气能感觉到对此事的憎恨,他们认为,非洲传统的小麦与粗粮谷物远比大米有营养,所以为这事又给西方多记了一笔大账。

在我看,这就奇怪,好像大米不是西欧人的传统粮食,到今天也不是,那么,非洲大米从哪里来的?我的理解是,中国在宋朝前,吃的是粗粮,后来从印度引来大米,改变中国人的营养结构,身高也因此增加,大米对我们是好事。(3月16日记)

我的猜想是,是英国人或者荷兰人,于17世纪从印度把大米引入非洲,而不是从欧洲引入的。另外,也大约在那个时期,西方人从中美洲把香蕉、南瓜引进非洲、亚洲。如果我的理解有错,请纠正。(3月17日记)

中国的大学应给学生更广泛了解世界的机会

纳米比亚是一个非常值得旅游的地方,特别是年轻人,大学生、研究生都应该来非洲,到北美、欧洲、拉美国家看看,国内的大学也应该像我们耶鲁大学一样组织学生到中国之外的地方、到中国的新疆和西藏旅行。身临其境并具体交流,会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知识和感受。(3月17日记)

当然,因为耶鲁的原因,我们带学生去哪里,那里都会认真接待,并组织方方面面的人给我们讲解,回答问题并沟通,这种学习当然是一般的大学和旅游者难以得到的。但是,在中国也全球化的今天,在中国海外利益日益增加的今天,中国的大学也必须给学生以更广泛了解世界的机会。(3月18日记)

沙漠生态研究与训练中心展示的科学的魅力

今天来到位于纳米比亚大沙漠的Gobabeb沙漠生态研究与训练中心,这个大自然研究中心成立于1962年,现在的研究包括沙漠动物、植物的演变以及气候生态的变迁,细到沙漠蟑螂、甲壳虫的方方面面,大到沙丘、地形的波动,他们都会观察、收集数据,写研究论文。

    中心的另一个同样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,每年接待数千位高中生、大学生,到中心呆上短到几天,长到半年的集训时间,以周围的沙漠生态作为活的实验室,给年轻人展示科学的魅力,启发他们的思辨研究兴趣。

在这么好的与世隔绝的沙漠上,夜晚宿营在中心周围的沙堆上,遥望天空,星空万里,纳米比亚的沙漠跟天空是那么近,伸出手好像就能抓住星星似的,看到的星空不是平面,而是一层一层的立体。如此真切!

以这样的场所培养、激发未来的科学家,怪不得许多非洲和欧美中学生、大学生不远万里都向往来Hobabeb中心!中国是否也该有这样全神投入的研究与培训中心?(3月18日记)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志武

陈志武

149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华人著名经济学家、耶鲁大学终身教授。曾获得过墨顿·米勒奖学金。湖南茶陵人。他的专业领域为股票、债券、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。

文章